台灣紡織翻轉永續未來!廢棄牡蠣殼搖身一變 成高機能環保制服布料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在全球快時尚衝擊下,紡織產業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回應永續趨勢,台灣團體制服品牌「衣的藝術」積極投入 ESG(環境、社會、治理)行動,成功將嘉義東石與台南七股地區的廢棄牡蠣殼轉化為高機能布料,開創環保與機能兼具的新一代制服布料。

自 2021 年起,「衣的藝術」將 ESG 作為設計核心,與供應商攜手研發再生纖維布料。這項創新技術將原本無用的牡蠣殼研磨處理,製成具有吸濕速乾、抑菌除臭、抗 UV、冬暖夏涼等多項機能性的布料,特別適合台灣濕熱的氣候。這些布料已廣泛應用於政府機關、科技產業與建設企業制服中,累計產出超過十萬件永續制服。

「衣的藝術」執行長 Ellen Wei 表示:「這是一個雙贏的策略,不僅提升企業制服品質,也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浪費,是落實永續的具體作為。」她更強調,制服不再只是識別工具,而是企業價值的象徵與永續承諾的展現。

目前,「衣的藝術」正籌備參與 COP30 國際氣候會議,期望在全球舞台展現台灣紡織業的永續實力,並為台灣服裝設計師打開國際能見度。這場以海洋廢棄物轉型為核心的制服革命,也正推動整個產業朝向更負責任與具前瞻性的未來前進。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