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推動國家希望工程中「形塑淨零永續綠生活」施政目標,環境部於今年2月成立「淨零綠生活大聯盟」,號召企業響應、全民參與,推動涵蓋食、衣、住、行、育、樂、購的低碳生活方式。迄今已有逾180個單位加入,積極以實際行動帶動綠生活轉型。為深化產業交流、凝聚跨界力量,聯盟今(30)日舉辦系列論壇第2場,以「綠色消費」為題,探討如何透過「行為科學」推動消費行為改變...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要讓國人安心,知道環境有我們守護,更要讓不肖業者死心!」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再次宣示。繼本(4)月14日及16日,環境部和法務部共同舉辦兩場環保犯罪破案記者會後,今(30)日環境部再次攜手法務部、內政部、最高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各地方檢察署、內政部警政署、內政部國土署及全國環保機關等單位舉辦查緝成果暨表揚大會。不僅共同在國人面前展現環境執法成果,更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蒞臨表揚1...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由於全球暖化影響,居家病媒、害蟲孳生升溫,民眾使用環境用藥的需求增加,因此環境部提醒民眾,在清潔與防治環境害蟲時,應優先使用簡單、安全的非化學方法,僅在必要時選用合格的環境用藥。 環境部偕同地方政府環保局執行環境用藥產品之查核抽驗,113年查核環境用藥廣告、偽藥及抽驗有效成分含量共計2萬7,015件,合格率97.7%,其中,環境用藥廣告查核5,430件,違法廣告247件,違法廣...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為匯聚各界卓越智慧,共同促進環境教育的蓬勃發展,環境部自即日起至114年5月29日(星期四)止,公開接受法人、機關、環保公益團體等,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以下簡稱本會)第8屆委員,任期自114年7月15日至116年7月14日止,計2年。 依「環境部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設置要點」第二點規定,本會設置委員21人,除召集人、副召集人外,有機關代表5人,由教育部、內政部、經...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為加速企業導入資源循環理念,推動綠色設計、循環採購、廢棄資源再利用及永續商業模式發展,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今(114)年續辦「第八屆資源循環績優企業遴選」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獲獎企業除可獲頒專屬獎座並接受官方公開表揚外,資源循環署亦將透過多元宣傳管道推廣其績效成果,協助企業提升品牌能見度與永續形象。 本次遴選依企業於資源循環推動之重點類型,設置三大組別,包含:「源頭管理組」適用...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近期在抖音等社群平台流傳「中央將對免洗餐具收費」及「明年起全國機車排氣定檢通知全面E化、未定檢將罰款3500元」等錯誤資訊。環境部嚴正澄清,中央目前並無推動免洗餐具付費取得之規劃,機車排氣定檢亦無直接處以3500元罰鍰之新規定,請各界切勿輕信錯誤訊息,以訛傳訛。 為澄清事實,環境部重申及強調: 關於免洗餐具政策規定 一、 抖音流傳影片,聲稱餐飲業的免洗餐具都要收費,臺北市政府依...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在全球快時尚衝擊下,紡織產業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回應永續趨勢,台灣團體制服品牌「衣的藝術」積極投入 ESG(環境、社會、治理)行動,成功將嘉義東石與台南七股地區的廢棄牡蠣殼轉化為高機能布料,開創環保與機能兼具的新一代制服布料。 自 2021 年起,「衣的藝術」將 ESG 作為設計核心,與供應商攜手研發再生纖維布料。這項創新技術將原本無用的牡蠣殼研磨處理,製成具有吸...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開放報名隨即秒殺額滿的第1班「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於今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師大)開課,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下稱國環院)劉宗勇院長表示,本班女性學員比例達六成,顯示女性積極投入淨零轉型專業領域,展現不輸男性的企圖心與熱情 因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不少年輕人期望站上趨勢浪頭,充實自我成為一個綠領人才。為呼應社會龐大的需求,國環院以公私協力方式攜手全國32所大專院校合...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24)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時指出,近期美國新一波關稅政策加深產業界的不確定感,使企業對於減碳與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轉趨觀望。但他強調,政府將持續滾動式調整相關策略,成為產業轉型過程中的堅實後盾,推動我國產業邁向低碳與永續發展。 賴清德表示,極端氣候加劇、全球供應鏈強調減碳,皆顯示綠色轉型不容忽視。他呼籲,台灣必須以具韌性與前瞻性的政策,持...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碳定價不僅是減碳重要工具,更是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我國碳費制度於今(114)年上路,日前環境部也提出碳定價實施路徑,未來將結合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帶動企業綠色成長。健全的碳定價制度推動執行需要能力建構與社會溝通,環境部參考國際經驗,於今(24)日邀集企業與相關部會組成「綠色成長聯盟」,一起攜手為達成國家減碳新目標邁進。 環境部說明,「綠色成長聯盟」初期邀請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