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召開「淨零永續綠生活」減碳旗艦行動社會溝通會議,集思廣益共創氣候解方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為實踐「國家減碳新目標」及推動「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環境部今(16)日舉辦「淨零永續綠生活」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由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與環境部施文真次長共同主持,邀集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農業部、教育部會代表等來自產、官、學、研、公民團體代表齊聚一堂,聚焦政策內容展開意見交流,凝聚淨零共識,開啟跨界對話與合作契機。
環境部長彭啓明於開場致詞時表示:今年1月23日總統府召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宣布我國2035年減碳目標為38±2%,因此各部會提出減碳旗艦計畫加碼減碳力道。減碳不只是產業的責任,更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從日常生活、消費等各方面,運用輕推帶動民眾行為改變。今天的會議希望可以彙整大家不一樣、具創意的意見,聚集群眾的智慧,讓行動計畫可以加速、加快、有系統、有方法的進行,讓臺灣在淨零排放目標的路上彎道超車。
本次會議為六大部門20項減碳旗艦計畫之首場社會溝通會議,特別針對「淨零永續綠生活」主題進行廣泛討論,會中由環境部簡報本項旗艦計畫的草案內容,說明如何透過政策工具、經濟誘因及示範推廣,引導民眾從日常落實低碳行為,「淨零永續綠生活」減碳旗艦行動計畫(草案)五大主軸包括:
一、既有住宅隔熱改善補助:提升學校校舍與集合住宅建築節能改善。
二、輔導餐飲業者落實低碳轉型:推動零浪費低碳飲食、補助餐廳低碳轉型設備。
三、減碳創新生活支持:推動環保集點、建立碳帳戶及綠生活體驗示範區。
四、擴大環保標章與綠色採購:完善環保標章產品標準、擴大公共工程綠色採購指引。
五、推動低碳永續社區認證與建構韌性家園:輔導村里認證及種子人員培力,結合地方政府執行生活減碳行動。
除政策說明外,會議中也安排3位講者進行案例分享,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劉秀慧教授分享綠色友善餐廳/餐盒推動經驗及評鑑輔導機制;家樂福林夢紹經理介紹推動食物轉型實現從消費引導民眾淨零行動;國立臺灣大學周素卿教授談社區、公民團體參與沙盒試驗等創新案例,由下而上推動公正轉型與社會參與,充分展現民間力量落實低碳行動的多元面貌。
現場與會者踴躍發言,針對淨零永續綠生活實務經驗及推動做法、建築節能措施之可行性、提升民眾參與度與行為改變誘因設計、公私部門合作機制與資源投入需求及教育推廣提出建言,本次溝通會議的共識包括:淨零永續綠生活旗艦計畫需提出可衡量的指標,對應不同尺度、階段或對象,建立綠生活措施支持系統及介面整合,透過社區、經濟驅動力與企業合力促進生活轉型,環境部將彙整意見作為後續措施精進並滾動式調整。
本次會議同步於「氣候資訊公開平臺」線上直播,包括會議現場共近350人次參與,展現社會大眾對「淨零永續綠生活」議題的高度關注。環境部表示,將持續透過社會溝通機制,深化政策透明、擴大社會參與及整合意見,推動更具包容性與實效性的減碳政策,打造全民共同實踐的綠生活。
本次會議同步辦理線上直播,包括會議現場共近350人次參與,展現社會大眾對「淨零永續綠生活」議題的高度關注,相關會議資料及直播錄影公開於本部「氣候資訊公開平臺」(網址:https://www.cca.gov.tw/information-service/events/12993.html )。環境部表示,將持續透過社會溝通機制,深化政策透明、擴大社會參與及整合意見,推動更具包容性與實效性的減碳政策,打造全民共同實踐的綠生活。